几乎所有的踢球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大脑意识层面,晓得刚才那一下带多了,明确地知道本身就是踢错了,但无法阻止下一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这个简单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关于足球的本相——是无意识在踢球,不是意识。你踢得越多越走心,越能在球场上找到更多的例子。意识层面懂了,理解了甚至接受了,但身心没有经验到,这中间的差距十万八千里。
有高人讲,学到的,和洞见到的,不同太大。理论、道理、学问在不流经本身真正的生命体验与行动体验之前,都是废话。伟大的直觉是一种大数据,并不由简单的因果关系支撑。知识只是其局部可视化罢了。
在生活中,意识和无意识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明明晓得喝浓茶可能导致失眠,放茶叶的时候,总是手一哆嗦,更多的茶叶下去了。又比如,都晓得暴饮暴食不好,无意识深处的匮乏会驱动人多吃,以及做很多吃不完的饭菜。弗洛伊德说,没有无缘无故的口误,口误就是潜意识改头换面的表示,其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反应和写照。
一个人、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,如果童年遭遇不幸,其生命模式就会埋下一个或多个自毁程序。球场上表示出来的各种失误,都是无意识深处的自毁程序在表达和运行。
女娲补天、夸父逐日、大禹治水、精卫填海、共工怒触不周山……坦白地说,我华夏民族的童年过得不好,各种水深火热,各种颠沛流离和失所。
假设,市面上各种批评中国队的声音都是对的,并且,有关方面也一一实施了。大家说换李铁,好吧,上来一个你心仪的人选。归化要多给出场时间,也行,接下来多给时间。但这无法阻止接下来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。过去的四十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,接下来,还将继续证明它。
举例,中国队球员穿着50公斤重的球衣,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吧?多少年来都是如此。不同的是,非土著中国球员的球衣只有50克重,现在的中国队事实上是两个队的混合,中国之队+巴西之队的合体,不是一个队。2013年,我就是这么定义恒大703队。太阳下面没有什么新鲜事,恒大换了一身马甲罢了。
真正的踢球者是古老的集体无意识,不是11坨彼时彼地的五花肉,后者只是被操作的工具。比如玩游戏,键盘就是被操作的工具,不是它在玩。人的意识比如键盘,它管不了无意识。
在中国队,一个古老的集体无意识负责抢球,另一个古老的集体无意识负责进球。
市面上各种批评中国队的声音都是对的,这是一个假设。事实上,中国足球无法输出真知灼见。原因很简单,足球是一个无意识随时间流动的游戏,而我们的文化传统阉割了无意识,只有大脑意识层面的“圈养式”灌输。规定标准答案,规定你必需这么想,双规,几千年都是如此。
在这个被双规的体系下,你、我、他、李铁、王铁、张铁……都是同一块废铁。换李铁,就是用废铁换废铁,本田圭佑说得好,还是一动不如一静吧。
神经学家指出,每个当下(姑且计算为一秒钟)有1500万比特的信息产生,但是意识只能处理其中的15比特。15比特 VS1500万比特,人的大脑意识对世界只有很小的视野,极不完整,也非常不准确。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讲,人只能认识客不雅观世界的4%摆布。
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足球只是欧洲足球3%的有球,理解不了97%的无球。
大脑的意识是一个15比特/秒的处理器,如果只是单独工作,它实际上什么也干不了,只能听任记忆一遍又一遍地自由发挥,总在单调地重复。记忆都是些什么东西呢?不就是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垃圾。
具体到球场上,相信很多踢球者有过这样的体验,跟高手打比赛,跟不上对手节奏的时候,脑子里一片空白,死机了。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只允许使用15比特/秒的处理器,信息量太大处理不了。张稀哲的这个场景被广泛吐糟,这是因为在阿谁节奏和强度上,大脑意识已经欠费停机。
多一句嘴,业余码子千万不要以为跟稀哲同一个水平线上。下到业余的节奏和强度,他就是德布劳内。
生命的过程远比思维过程宏大得多、复杂得多也高级得多。与此相对应,西方的教育传统是一个无意识+意识双卡双待的运作模式,搜索和处理的频率宽度一下子增加了N倍,无意识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。
不难理解,没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间。
踢的凑合踢一踢,看的凑合看一看,也就是这个样子,没什么好讲的。(杨帆)